標籤

立法會 (297) 明報 (175) 蘋果 (170) 東方 (162) 醫療 (135) 醫委會 (86) 立法會選舉 (83) 信報 (82) 星島 (80) 醫管局 (71) 文匯 (62) 經濟 (60) 香港01 (49) 成報 (47) 大公 (35) AM730 (28) 醫護人手 (26) 晴報 (22) 教育 (20) 足球 (20) 港台 (19) 頭條 (19) SCMP (18) 都市 (18) Now (15) TVB (14) 特首 (12) Standard (11) 商報 (11) 議事規則 (11) 中聯辦 (10) 施政報告 (10) 商台 (9) 自願醫保 (8) 政府 (7) 流感 (7) 立場 (7) 醫學生 (7) 高鐵 (7) 新城 (6) 852 (4) 大紀元 (4) ATV (3) 新浪 (3) 獨媒 (3) 眾新聞 (3) 醫保 (3) DBC (2) RTHK (2) 巴士 (2) 東周刊 (2) 輕新聞 (2) 選委會 (2) 香港仔 (2) HKFP (1) Yahoo (1) etnet (1) 中時 (1) 壹週 (1) 太陽 (1) 工時 (1) 教協 (1) 環保 (1) 端傳媒 (1) 經濟一週 (1) 謎米 (1)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蘋果) 搶手機被譴責 許智峯或大步檻過

Link

立法會明年7月收爐,收爐前夕都好惹火,皆因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圖)去年因為不滿保安局派出狗仔隊記錄議員行蹤,喺立法會大樓搶走一名女行政主任手機嘅事件,事後遭建制派動議譴責,仲成立咗調查委員會跟進。委員會噚日朝早再次開閉門會議討論,身為主席嘅工聯會麥美娟會後話委員會已完成搜集資料同研訊工作,開始撰寫報告,希望假期後完成初稿,明年6月前向立法會大會提交報告。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蘋果) 蘋人誌︰ 做醫生良知大過中立—馬仲儀

Link

(蘋果)【短片】【果籽人話】醫生議員陳沛然 批人道危機百年一遇︰「沙士是病毒威脅,今次是白色恐怖」

Link

陳沛然給人的感覺是綠色的。他在立法會盡頭的辦公室,堆滿了踢波的獎盃獎牌,牆角的球靴和急救物資,散落在一塊人造綠草坪上。脫去白袍,他在議會內常結綠色斜紋領帶。訪問時穿着的是綠色間條波衫。半年間,他的辦公椅上多了一件螢光綠的反光衣。伴他出生入死的急救兼足球大背包,也是綠色的,中間塗上一個白色十字。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蘋果) 陳沛然:醫生無津貼 加班是訓練

Link


【本報訊】保安局首次披露過去數月對香港人濫捕濫暴的警隊,由6月至11月超時補水達9.5億元,平均每月領取人數達11,000人,即每位領取逾時津貼的警員,每月平均可領取逾1.4萬,引起全城譁然。

「醫局從不確認工時」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圖)昨在其fb專頁,再次刊載他今年3月一篇有關醫生超時工作津貼的帖文,並留言強調「香港醫生並沒有加班津貼的。因為很多前輩醫生說,當值是訓練」。

今年3月陳沛然已在其個人網誌撰文,指以一位普通前線醫生為例,每月六次當值,平均每星期工作65小時,扣除正常每周辦公時間44小時,即額外當值21小時。而醫生每星期額外當值20多小時,即一個月額外當值80多小時,才有4,750元當值津貼。

陳沛然在文中又指出,「醫管局從不確認醫生工時,文字上沒有加班,也沒有所謂的加班津貼」,只以語言藝術另改名稱為SHS(特別酬金計劃)。要申請SHS,先要完成日常工作44小時,再完成額外當值21小時後,在放工後或假期才可申請再加班,即是第66、67、68小時才計算SHS,顯示醫生要超長工時,才可申請SHS。陳沛然昨再次引用前輩醫生所言:「當值是訓練。」
■記者陳沛冰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香港01)【區議會選舉】泛民議席多2003年逾倍 馬嶽:離立會過半行近一步

Link

(蘋果) 交警槍轟學生 李家超未審先撐

Link

本報訊】公民黨郭家麒昨於立會提質詢,要求政府交代本月11日西灣河交通警向示威者射實彈有否違規。保安局長李家超稱事件進入司法階段不宜評論,但描述案情時稱「有人接觸警員佩槍、搶槍」故開槍擊中男子,多名議員斥「正義化致命暴力」。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蘋果) 吳靄儀:佢點有資格管治香港

Link

【本報訊】逾千校友昨早專程回母校表態,人龍一度達數百米,由大學圖書館延至梁銶琚樓,截龍前有職員大聲提示:「仲有兩分鐘截龍!快啲跑!」校友拔足狂奔,包括早上有公務的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成功在死線前投票。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東方) 政情:中環出更:醫生證明准戴罩爭議大 陳沛然:惹官非恐釘牌

Link

(蘋果) 醫生陷兩難 陳沛然憂釘牌

Link


 

【本報訊】暴政亮劍,蔑視民意,以緊急法先推蒙面法,迫令香港人上街反抗。除對時局火上加油外,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昨在facebook發文,擔心患呼吸不適的病人要求寫醫生紙會令醫生左右為難,甚至招惹投訴,陷入釘牌風險。

陳沛然解釋,當患有呼吸不適的病人強烈要求醫生寫醫生紙,證明要戴口罩時,醫生若堅持不寫,便有可能遭病人投訴,最終惹上官非;若醫生願意寫醫生紙,亦有可能被其他人投訴,同樣會惹上官非,最終更可能被釘牌。他形容情況為「公你贏,字我輸」。

業界多發聲 料遭秋後算賬

警察屢闖醫院拉人,蒐集病人資料,阻延救治,令不少醫護人員極為反感,亦有舉辦集會和其他行動反對警暴。陳沛然發表「預言」,估計立法會本月16日復會後,半年內便會有組織及議員針對醫生秋後算賬。

對於寫醫生紙風險,有網民留言「獻計」,指醫生仍應寫醫生紙,因有關問題屬醫生專業範圍,病人被查問時有醫生證明,亦較有說服力,但應提醒病人「寫咗唔代表安全」,因法例無先例可援,難料警方和法庭如何處理。

■記者曾偉龍

 

政Whats噏: 病人求醫生紙准戴口罩 陳沛然指是否簽發陷兩難

Link

(明報)復會半年內 陳沛然料有醫生被秋後算帳

Link

(文匯) 醫護界批煽暴派侵病人私隱

Link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蘋果)【蒙面惡法】陳沛然寸政府或令醫生釘牌: 寫紙准戴罩勢惹官非

Link


 

政府周六(5日)硬推《蒙面法》,漠視民意,為反送中運動火上加油外,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更認為,隨時令醫生惹上官非,甚至釘牌風險!

陳沛然在facebook發帖解釋,若病人只是呼吸不適,但強烈要求醫生寫醫生紙,證明要戴口罩,如果醫生堅持不寫醫生紙,就會遭病人投訴,醫生因此惹上官非;另一情況是醫生肯寫醫生紙,但若有其他人投訴,醫生惹上官非之餘,更可能遭釘牌,形容「公你贏,字我輸」。

帖文獲不少網民留言,有網民認同是「難為了醫生」,又認為醫生遇到有關情況應寫醫生紙,因為是醫生專業範圍,病人被查問時也較有說服力,「但提醒病人,寫咗唔代表安全。」原因是不知警察和法庭如何處理,沒有先例。另有人則笑稱:「但係通常醫生紙都係英文㗎」,暗指未必人人能看得明。

 

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蘋果) 何苦來哉!

Link

香港黑長官鄭月娥欲平民變,出動黑警與黑幫到處打人,未能奏效,就兼用軟功,宣布舉辦「社區對話」,還成立所謂對話辦公室。不過,民主派領袖都引以為笑,相與抵制;一般市民也都嗤之以鼻,不寄任何希望。大家都說:「二百萬市民遊行表達的意見,鄭月娥完全聽而不聞;對話會上一、二百人所言,她怎會聽取?」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蘋果) 蘋人誌:黎青龍 這條青龍不太左

Link

前高官余黎青萍獲林鄭月娥委任加入監警會後,上周五其弟、肝病權威醫生黎青龍現身醫管局大樓集會,站立不語,又先後在香港之路、瑪麗(醫院)之路排人鏈,這條青龍不太左。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蘋果) 【你問我答.精華】克警黑社會夾攻下 社運前線First Aider:行得出嚟預咗有風險

Link

反送中連場示威,一位又一位的抗爭者走上前線,為對抗不公而發聲,卻令身體五勞七傷。First-Aider(義務急救員)同樣走到最前線,但他和她的角色,則是在有人受傷以後,盡力將傷者的傷勢控制。克警濫用暴力驅散、拘捕示威者,傳媒鏡頭記錄下一幕又一幕,但冒着槍林彈雨衝前治理傷者的First-Aider,在反送中現場又面對着甚麼待遇?多次遭克警阻止他們幫助傷者,又令他們在整場運動中有何變化?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蘋果)【短片】【逆權運動】陳沛然:林鄭再不解決困局 憂衝突升級有人?牲(00:01)

Link

示威者與警方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浴血大混戰,當日以急救員身份到現場的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冷靜地治理一個又一個受傷的示威者及便衣警察時,眼淚不禁在心裏流。警民衝突已升級,政府官員只懂在冷氣房內譴責示威者,未來多區還有多場遊行;陳沛然擔心,若政府再不解決困局,未來的衝突中會有人命犧牲。

(蘋果)沙田血戰救警民 陳沛然憂有人犧牲

Link


【本報訊】周日沙田新城市廣場警民浴血大混戰,當晚以急救員身份到現場的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曾治理一個又一個受傷的示威者及便衣警察,他形容自己眼淚不禁在心裏流。他慨嘆警民衝突已升級,政府官員只懂在冷氣房內譴責示威者,未來多區還有多場遊行,若政府再不解決困局,擔心未來的衝突進一步升溫及有人命犧牲。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蘋果) 絕食七天 傳道人:不撤不停止

Link

【本報訊】由教會傳道人發起的反送中絕食行動昨踏入第七天,雖然特首林鄭月娥宣佈《逃犯條例》已壽終正寢,但發起人堅持繼續絕食,直至撤回方案取得法律上的保障。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蘋果)【引渡惡法】陳偉豪敢作敢言 夢想FC力撐隊長

Link

前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長陳偉豪,6月16日與家人參加反惡法大遊行,日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貼上豪哥遊行相片,事件曝光後,「豪哥」獲不少市民大讚,是真正的「香港隊長」,而其效力的港超聯球會夢想FC今日在球會官方社交平台貼士讚這位向來敢言的隊長敢作敢言,擇善固執。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蘋果) 五個人參與的「局部地區性暴動」

Link

台灣有家賣珍珠奶的,顧客投訴珍珠有酸味,店員解說:珍珠換季,所以會有微酸味道。

明明是變壞了,竟然推卸給珍珠,珍珠很酸只是珍珠不說,也不能說。東方之珠卻不是珍奶,香港人也不是智障。

(SCMP) Video exposes lack of privacy for patient data

Link

(蘋果) 公院洩示威者資料 私隱署接22投訴

Link


【本報訊】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圖)前日展示爆料醫護提供的文件,指部份公立醫院急症室電腦系統,有專為向警方提供求診示威者資料的版面,不需額外登入便可查閱。私隱專員公署表示,截至昨午1時接獲22宗相關投訴及查詢,並已聯絡該局展開循規審查。醫管局表示,急症科中央統籌委員會昨午開會,討論加強急症室資訊系統的電腦保安,並有探討在不影響急症室運作下,在該系統規定必須要登入或增加核證,才可接觸感敏資料。

(頭條) 公院系統存漏洞 醫生協會:極震驚

Link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ETNET)【移交逃犯】醫管局:正跟進不當外傳病人資料否,已向私隱署通報

Link

(頭條) 醫管局:沒有同事將資料交警方

Link

(成報) 醫管局稱警方無權登入急症室資訊系統

Link

(文匯) 醫局:無洩病人私隱予警方

Link

(經濟) 醫局澄清 警專頁不可擅取病人資料

Link

(大公) 醫管局強調無向警提交傷者清單

Link

(東方)「警方專用」頁面曝光議員質疑醫局說謊

Link

(信報) 公院疑洩病人資料助警拘捕 醫管局否認

Link

(晴報) 被指向警洩露示威者資料 醫管局否認

Link

(蘋果) 醫院電腦 傷者資料任警睇

Link

 

【不撤不散】
【本報訊】6.12警民衝突,多名受傷示威者到公立醫院求診被警方拘捕,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表示,近日接獲數間公院前線醫護人員舉報,指醫管局電腦系統有嚴重漏洞,警方可在急症室電腦,不用登入便取得病人資料清單,包括76名受傷示威者的個人資料;陳質疑醫管局向警方洩露病人資料,斥此舉破壞市民對醫護信心,促醫管局盡快交代及向公眾道歉。醫管局昨晚承認急症室電腦毋須登入便可取閱系統資料,但否認曾將相關資料交予警方。
記者:謝明明 何家朗 林偉聰

(am730) 警涉用急症系統拉人 陳沛然:不需登入即睇私隱

Link

(星島) 醫局澄清警無權查病人資料 陳沛然揭76示威傷者身分泄露

Link

(都市) 入院拉人 醫局否認洩料 警有專頁查醫院傷者?

Link

(明報) 陳沛然質疑泄病人資料 醫局:僅急症醫護閱覽毋須登入

Link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蘋果) 醫學界千人聯署:惡法消滅真相

Link

【本報訊】連日來不同專業界別發起聯署反對政府強推修訂《逃犯條例》,醫學界也不例外。該界別30名特首選委,上周四至今已收集逾300名醫生署名;連同另外兩個醫護界別及醫學生聯署,最少逾千同業實名反送中。選委之一、真普選醫生聯盟成員彭潔儀表示,修例後願意點出內地醫療問題真相的人,隨時可被安插莫須有罪名送返大陸受審;作為有良知的醫生,不應默不作聲,否則當真相永遠石沉大海,醫生再無法準確斷症、治療。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東方) 離職誘因 63%公院醫生稱工作量多

Link

(商報) 逾六成公院醫生想離開工作量成主因

Link

(晴報) 6成公院醫生 離職主因不滿工作量

Link

( 經濟) 醫管局「止血」不力 議員斥醫院認證耽誤診症

Link

(大公) 工作量過重六成公院醫生萌去意

Link

(經濟)醫管局挽人才措施 評分偏低

Link

(香港仔) 醫生流失因受委屈多過為錢 6成不滿工作超負荷議員批醫局認證開會多

Link

(星島) 陳沛然虛晃一招轉移視綫

Link

(明報) 調查:1/3醫管局醫生 不滿目前工作

Link

(文匯)公院醫生「劈炮」逾半因工作過量

Link

(蘋果) 六成公院醫生不滿工作量大

Link

 


陳沛然認為,要解決公院醫生不足,先要處理醫院管理問題。資料圖片

【本報訊】公立醫院工作壓力巨大,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以問卷形式收集業內意見,發現逾六成公院醫生不滿意其工作量,亦分別有近五成醫生不滿醫院的人手編制,及難以在工作生活間取得平衡。陳認為要解決公院醫生不足,先要處理醫院管理問題,包括減少工作量、增加晉升機會。

至於應否讓海外醫生免試執業,以增加他們來港誘因,陳沛然表示不同意,因為若不解決醫院內部問題,再多的海外醫生也只會外流到私家醫院。

陳沛然籲處理管理問題

陳沛然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月25日至3月29日成功訪問1,374名醫生,當中包括829名公院醫生。工作量除了是公院醫生最不滿的一環,也是他們考慮離開醫管局的主因,佔63.2%;其次是薪酬(48.1%)及晉升機會(44.3%)。他們對公立醫院最滿意的,是與上司及同事的關係(64.8%),其次是上司的認同和重視(47.2%)及培訓機會(41.4%)。

陳沛然認為,要解決醫院管理問題,紓緩前線醫生的短缺、提高晉升機會是方法之一,但也應分開不同專科及部門處理,不能以統一方式解決。

至於海外醫生問題,陳沛然重申,若沒有考執業試制度,就沒辦法評核醫生水平,相信大部份市民對此亦有很大保留。公院已千瘡百孔,難以挽留人才,海外醫生湧入只能暫時紓緩人手短缺,但最後也只會轉到私家醫院或私營醫療機構「搵食」。

■記者于健民

 

(頭條) 公院醫生三大原因出走 醫局只「輸血」不「止血」

Link

(星島) 六成受訪公院醫生 不滿工作量萌去意 陳沛然批醫管局 挽留人才成效低

Link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蘋果) 預算案通過 泛民修訂遭否決

Link

【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表決《2019年撥款條例草案》,雖然之前建制派對預算案提出不少批評,但到投票時仍要歸隊,預算草案最終在建制支持、民主派反對下,以44票贊成、15票反對下通過三讀,贊成票較上屆多一票,反對票則較上屆多四票。至於民主派提出的56項修訂,包括要求削減特首林鄭月娥薪酬等,均全部被否決或不獲處理。

(晴報) 預算案三讀通過 4民主派議員投贊成票

Link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信報) 民主派佔會議室自備音響

Link

(經濟) 泛民自行開會 涂稱當選主席合法

Link

(星島) 泛民唱「獨腳戲」 選涂謹申做主席 周六「重賽」 勢再起爭端

Link

(大公) 反修例反上腦佔領會議室自封「主席」 反對派「開會爛騷」赤裸裸奪權

反修例反上腦佔領會議室自封「主席」 反對派「開會爛騷」赤裸裸奪權

 
反對派百般阻撓《逃犯(修訂)條例》審議,在民主黨涂謹申偏袒主持下的相關法案委員會兩次會議均未能選出正副主席;立會特別內會上周六通過向法案委員會發指引,撤換涂謹申。立法會秘書處昨日表示,在過半數委員的支持下,改由經民聯議員石禮謙主持會議。石禮謙隨即決定將原定下午的會議改至本周六舉行。但反對派不僅借機大肆攻擊秘書處,還霸佔會議室,在無秘書處職員及法律顧問在場的情況下自行上演「開會騷」。建制派議員直斥反對派是「赤裸裸的奪權」,所謂「會議」絕對沒有合法性,只是「議員集會」,形容做法「非常危險」。

大公報記者馮瀚林
特別內會上周六已通過向法案委員會發指引,撤換涂謹申主持會議,由建制派最資深議員石禮謙代替。秘書處以書面通知,要求委員回覆是否接納指引。反對派在早上就衝向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的辦公室,企圖向他逼宮,要求撤回通知。中午12時半左右,石禮謙宣布,決定取消下午的會議,改為星期六早上選出主席,強調這是按內會指引賦予權力,合法合理。他解釋,由於需要3日時間通知委員,所以決定星期六才開會。
「四無」情況下強行開會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希望各方冷靜,不要意氣用事,認為秘書處是謹守崗位,中立地為議員服務,各方不應以鬥爭方式處理。秘書處在下午二時發出通知,指在限期前有36位委員同意接納內會指引,24名反對,有33名議員反對召開會議討論。法案委員會過半數委員認為要採納內會指引,根據內會指引及石禮謙指示,原定下午的會議改為星期六早上9時至下午1時。

下午四時半,反對派毫不理會秘書處通知,一意孤行霸佔會議室,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場「開會騷」。當時在「四無」的情況下,即無秘書處及法律顧問,亦無錄影及中英語翻譯,會場內也只得22名反對派及陳沛然,涂謹申卻視若無睹地「主持會議」,聲稱有足夠法定人數, 「選出」涂謹申、郭榮鏗為「正、副主席」。
秘書處強調「不偏不倚」

石禮謙其後指示立法會秘書處發出嚴正聲明,指出留意到部分議員聲稱就法案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並選舉主席及副主席。他澄清,法案委員會已經接納內務委員會作出的指引。根據有關指引,他獲授權決定法案委員會的會議日期、時間及地點,並在會議上主持主席選舉,直至選出主席為止。
陳維安透過秘書處發言人表示,秘書長知悉議員對秘書處的做法有不同意見。由於昨早10時左右收到23位議員給秘書長的律師信,有關《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的事宜,秘書處現階段不宜作評論。秘書處一直是恪守不偏不倚的原則,繼續以專業、中立的態度,去履行支援立法會的職責。雖然現在的情況是前所未有,但秘書處仍然謹守崗位,向立法會提供獨立及專業的服務。「對於有部分議員不斷批評秘書處,本人對此深表遺憾。」

建制派班長廖長江直斥,反對派所謂的「會議」絕對沒有合法性,只是一個議員集會,只有石禮謙有權決定開會日期和地點, 「一有事情不滿意就立即舉行集會,佔據一個會議室作為集會,去決定所有立法會事情,這是非常危險。」他批評反對派不尊重投票結果及制度,並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反對派舉行的會議當然是非法會議, 「夾硬嚟,係赤裸裸嘅奪權」,強調建制派可以申請禁制令阻止反對派的行為。

嚴重浪費立會資源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批評, 「是否有足夠法定人數就可以隨便開會?日後是否可以有足夠人數就在茶餐廳開會?」他強調,一切都要按程序。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表示,涂謹申反對派此次是上演了一場「霸王硬上弓」的大龍鳳,嚴重浪費立法會資源。這次會議是無效的。
民建聯議員陳恒鑌認為,反對派行為幼稚,內會已經通過向法案委員會發出指引,這是按照議事規則進行。「反對派由始至終都想奪權。」他又說,不應將秘書處變成磨心,因為秘書處都是按規矩辦事,政治問題應該政治解決。

####
建制派議員譴責反對派不尊重投票結果及議會制度的行為,直斥是「赤裸裸的奪權」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眼見涂謹申面對空蕩蕩的會議室「自封主席」的醜劇,新民黨議員容海恩「單刀赴會」,道出「這個不是會議!」的真相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香港01) 昔規劃欠奉 今醫患同苦 三流醫院拖垮一流醫療

昔規劃欠奉 今醫患同苦 三流醫院拖垮一流醫療

 
即使流感高峰期已經過去,但公營醫院內科病床佔用率仍長期破百,不僅病人叫苦不迭,前線醫護亦是心力交瘁,醫患同淪受害者,日復如是。當公營醫療已經與「爆煲」劃上等號,社會各界嘗試為生病的醫療體系把脈處方,熱議如沸:一說醫生人手不足,一說醫管局責無旁貸,更有聲音稱需「源頭減人」等等。
公院「水深火熱」並非一日之寒,癥結錯綜複雜,歸根究柢卻與「規劃」二字有關。「醫療規劃」一詞雖然看似離身,但其實對整個社會舉足輕重,延後影響每每以十年計算。追本溯源,公營醫療體系瀕臨崩潰,人手病床極度緊絀,多年前的軟硬件規劃失當,正是導致今日醫護、病患及社會一同承受苦果的遠因。陳琬蓉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是新界東聯網的龍頭醫院,其內科服務在區內一向需求甚殷,病房經常爆滿。基於原有舊大樓效能欠佳,局方本來預計在第一期擴建計劃興建及啟用新大樓後,拆卸舊座。現實卻是,新大樓在2010年啟用後短短數月,三百多張內科病床使用率便即飽和,令院方不得不重開部分舊大樓樓層,充當內科病房至今。目前,威院內科病房,包括新舊大樓合共有近五百張病床,但使用率仍然長期爆滿。

在威院服務逾三十年、退休前為該院內科及藥物治療部門主管的周振中,現時仍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協助臨床研究工作。他的辦公室就在本應拆卸的威院舊大樓。他無奈地稱,舊座是一棟質量欠佳的「鹹水樓」,早年經常漏水、爆水喉,結構不符合現代需要,所以在理想的規劃之中,新大樓是作為舊座替代品,但現時卻出現內科病房並存於新舊大樓的怪誕現象,任職內科的醫護人員需要兩邊奔波,一來一回需時十分鐘。他以此作例,印證過往決策局欠缺前瞻思維,未有因應人口結構轉變、病種變化而加大規劃的「量」。
周振中稱,近十多年,公營醫療病人所需的服務模式有顯著轉變,「小病快手醫、重病無得醫」的兩極化模式已成歷史,所以當醫療基建規劃沒有考慮這些因素時,醫院便會難以承接當下醫療需求的壓力:「為什麼威院新大樓入伙後(內科病床)會即時爆煲?原因就是在2002到2003年規劃這個『替代品』時,沒有考慮到新界東人口會膨脹得如此快、(臨床)需求又有質與量的變化!」威院的例子,只是醫療規劃失誤的冰山一角。今天各大公院醫療服務供不應求,原因之一是佔人口最多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即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平均已屆六旬之齡,形成對公營醫療需求增加。若醫療規劃的目光需要放到十五年後,那麼如今長者在流感高峰期逼爆醫院的局面,自然與十多年前當局沒有未雨綢繆有重大關係。

消失的病床現時醫管局的病床數目維持在28,000 多張,比2003年沙士(SARS)疫潮前的29,000多張還要少。從2003 年的時間點上開始檢視,公立醫院病床在沙士爆發後幾年數目有所下跌,雖然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在瘟疫後,為了加強預防感染措施而增加佔用空間更多的隔離病床,但這僅是病床數量「了無寸進」的表因。
綜觀回歸後病床數目的更迭,除了1998 年至2000 年間,因為北區醫院及將軍澳醫院落成而錄得近1,500 張病床增幅外,基本上自2000 年起,病床數目都徘徊在27,000 張至29,000 張之間。將軍澳醫院在1999 年落成,十四年後始有北大嶼山醫院投入服務,換言之,在2000年至2012年間並沒有新的公立醫院投入服務,而這十二年間的人口卻增長了近50萬(表),當中更不乏步入高齡的市民。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便以2002 年政府停售居屋和改用勾地制度、造成如今樓價高企為例,指出今時今日病房爆滿,便是十幾年前停建醫院的「政策後遺症」,不應諉過於前線,亦不是增加海外醫生便能解決的難題。
當病床規劃的「量」沒有顯著增加,但人口持續增長及老化,隨之而來便是人手規劃上「質」的落後。周振中解釋,公營醫療所有資源分配都與「病床」掛鈎,醫護人手、X 光師、物理治療師等支援亦是按病床數目「睇餸食飯」;現時公院的內科住院率基本上超過100%,根本難以單憑病床數目來準確分配資源:「其實這些可以說是假數字,實際住院率往往去到110%,甚至可能是130%至140%。」醫管局亦曾承認病床佔用率難以全面反映病房情況及前線工作量。住院率長期超載,加上維持按病床數目增撥資源的基準,導致病人獲得的資源不足,周振中說:「以前只是一年中有兩三個月需要加床(入住率破百),但現在已成常態,分別只是在夏天鬆動些時用400 人的資源照顧500 人,冬天(流感高峰期)便用400 人的資源照顧550 至600 人!從這些年復一年的數字,就看到政府沒有規劃好。」除了醫院基建在十多年間留白以外,政府在2002 年因經濟下滑,削減醫科生近四分一學額、關閉護士學校、在醫管局為資深醫護推出自願退休的「肥雞餐」、在沙士後的三個財政年度又削減衞生經常開支,亦被認為是導致今日醫護人手不足的元兇。昔日政府削減醫療開支,如今不斷大手筆地增加經常性及一次性撥款,又是否能彌補規劃上「量」的不足?周振中對此感到可悲:「這些醫療問題本來可以用錢解決,但需要在十五年前(於規劃上)付出、要有遠見地解決。現在有事就加(臨時)撥款,其實就是一個姿態,對規劃問題於事無補。」回顧最應「發力」的十數年前,政府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雖然意識到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負擔,但重點放在探討醫療融資、醫療保險等問題上,對醫療基建的投入沒有同時加碼,導致今日惡果。
今日公營醫療體系四面楚歌,不少前線醫護怒斥政府短視及錯誤計算醫療需求。但為何醫療規劃會與現實出現巨大落差?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曾以人口老化作為切入點分析,政府在規劃醫療時雖然會將老年人口的增加納入推算,但如果沒有同時考慮不同年齡的老年人有迴異的醫療需求,得出的結果便會與現實有差距。

前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區結成,亦嘗試從醫療規劃的模型假設中,找出失誤原因。
他曾以筆名「區聞海」在報紙專欄指出,醫療規劃的計算模型雖然包含人口增長的估算、高齡人士的醫療需求,以及醫療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影響,但在規劃上是假設了醫療服務質素不變。換言之,決策局在規劃上可能接受醫院爆滿、門診急症排長龍、醫生倉促看病的現況來規劃十年後的醫療服務。在這個局限之下,區結成形容,醫療服務便有如逆水行舟,奮力划槳只能保持「不退」,但是難以進步;與此同時,市民與前線醫護對醫療服務的期望則是與日俱增。此消彼長下,形成今日困局。
「過去十五至二十年間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香港醫療的『量』沒有漸進式增加。」在公院壓力點服務多年的周振中,始終強調「前瞻」是醫療規劃的首要一環,因為規劃需時經年:「衡量該區需要怎樣的醫院、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係,前期規劃已經要兩三年,落實規劃申請撥款又幾年過去,前後加起來都已經要十年。」昔日欠缺前瞻思維,便會導致今日窮追落後。「究竟醫療的沒有規劃,是因為不懂得規劃、沒有意識到要規劃,還是規劃過後難以執行?我也沒有答案。」他聳聳肩道。
失當的設計與周振中有同樣「不懂得規劃」疑問的,還有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他同時在瑪麗醫院擔任肝臟移植中心主管,掌管本港現時唯一的公院換肝中心。向來敢言的他,多次抨擊服務了三十年的瑪麗是「第三世界」醫院。

箇中原因,除了瑪麗醫院因為歷史悠久、身處山腰的地形局限外,盧寵茂還發現,負責醫院設計的建築署,並不理解醫院具體的功能需求:「他們只是想到將醫院所需的設施『塞塞塞』填滿,但沒有想過醫院的人要如何運作,這是一個很大的弊病。」身為經常需要為病人動刀的外科醫生,盧寵茂從瑪麗的手術室中,深刻體會醫院設施零散對醫護人員帶來的不便。現時瑪麗的手術室主要位於主樓和K座,中間靠一條天橋連接。
盧寵茂解釋,當醫護人員需要從手術室運送儀器到另一座大樓時,先要脫下手術袍,從手術室乘電梯將儀器推過對面座,再等電梯進入手術室,然後換上新手術袍。若然遇上探病時間,一來一回可能耗時近二十分鐘。
由於瑪麗的手術室分散在兩棟大樓的各層,連帶術後的復蘇房亦需分散設置。「七個手術室在七層樓,便需要七間復蘇房。如果同時間有七個病人散佈不同病房,就需要七個人手看顧!」盧寵茂稱,如此一來便需要重複的人力物力。「在建築角度,建築師會覺得有手術室、面積符合需求便夠,但日日對住手術室的人就會明白有多麻煩。」他指出,連接主樓和K座的是一條暗斜橋,醫護人員一旦需要推病床或輪椅,便會更加吃力:「上斜時,他們就要大叫『一二三—』一起發力才能推動病床。這樣的設計怎能夠收貨?(當局)叫大家要互相體諒,但同事是日日推,將精力花在這些(設計失誤)上。」盧寵茂在瑪麗醫院的經驗中,得出「設計影響效率」的結論。他認為現時醫護人手不足其中一個間接原因,是醫護不時要與這些不便捷的醫療設施「周旋」,拖低了效率:「護士的時間應該用來照顧病人、洗手上(手術)枱、幫忙準備做手術,而不是耗在把儀器推上推落,(時薪)多貴啊!」盧寵茂不斷強調,醫院設施的連貫性對醫護的重要,從中不難理解,為何他近年多次不吝嗇大讚港深醫院是他的「夢中醫院」:「瑪麗20個手術室分開七層樓,港深醫院一層樓便囊括了42 個手術室,儀器人手近在咫尺,效率明顯提高許多。」雖然近年盧寵茂經常與港深醫院一起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在早年,他亦是極力爭取瑪麗重建的先鋒之一。瑪麗雖然是本港最早落成的醫院之一,服務規模亦在數十年間不斷擴大,但對設施的重新整合,卻要等到2014 年的第一期重建計劃開展才姍姍來遲。盧寵茂回憶,昔日爭取重建之路也非一帆風順,險些因為立法會財委會「拉布」而未能通過撥款。他聯同另外十名瑪麗醫院的部門主管罕有聯署去信立法會,要求通過瑪麗重建的工程撥款,最後撥款來得及在暑假休會前通過。他如此着急,亦是因為重建醫院與規劃新醫院一樣,需要耗用以十年計的時間:「當年(重建)通過,新大樓都要到2025 年才可以使用。在這期間,我們還要用這個第三世界醫院到2025年……」盧寵茂又再一次將「第三世界醫院」掛在嘴邊。

無地的迷思香港的公營醫療在過往十幾年因為規劃真空,沒有大型醫院落成,縱然病床數目近年有微增,始終無法追上急遽增長的醫療需求。今時今日公營醫療體系烽煙四起,根本原因之一亦是昔日落下的病根。
上屆及今屆特區政府分別在2016 年及2018年,終於推出兩個全港性的「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除了預計會在未來十年興建兩間大型急症全科醫院外,醫院重建及擴建範圍亦涵蓋全港各大聯網,預期計劃前後可分別提供5,000張及9,000張病床,應付服務需求到2036 年。大型醫院發展藍圖重新上馬固然值得鼓舞,但增加病床卻非一朝一夕可成事。以正在興建的啟德醫院為例,第一期800張病床最快也要2021 年才能投入服務,無法紓緩刻下的公院硬件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深火熱的情況下,香港醫療系統依然高效。彭博通訊社自2012 年公布彭博健康護理效率指數(Bloomberg Health-Care Efficiency Index)以來,香港在全球55個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0歲的國家及地區長期盤踞頭一二名位置。以緊絀資源又能高效應付無限需求,當中自然少不了前線醫護的超額完成。
「近年醫管局的周年計劃第一個議程就是在『不夠設施』、『不夠病床』下,就會向我們說要“Productivity-gain”(增加生產力)。」周振中稱,因應醫療容量不足,部門往往會被要求設計能夠提升效率的工作流程,希望提高5至10% 效率,但當需求無封頂時,這個權宜之計便如飲鴆止渴。「最初這個方法還有一點用處,但長遠並不是一個魔術,兩三年後已經不再奏效。」他苦笑道。
周振中強調,「量」的規劃不善,蠶食了醫療服務的「質」,其影響不僅是消磨前線醫護為病人服務的熱忱,亦犧牲了醫療服務進步的契機。他表示,醫管局獲得撥款後,主要都用作增加病床滿足指標,預留給發展新服務的金額可謂少之又少。

不過,醫院一旦獲得資源發展新服務,亦不見得更好。周振中稱,因為資源永遠不夠,導致許多內科新服務獲批後,資源一定被削減:「例如新服務預計服務1,000人,最後批了服務500人的資源,但交功課時,又會要求你的指標是服務到1,000 人。」這樣便會令本已疲於奔命應付超負荷日常工作的前線,再添一層重擔,磨蝕開展新服務幫助病人的初心:「同事已陷入兩難,心想『如果開得成(新服務)那就慘啦』。自己的本業都做到倒下了,新服務又不夠資源,談何提升照顧病人的質素!」醫院規劃的局限,或多或少限制引入新服務的想像。盧寵茂對此深有體會。港深醫院開業時,已引入三套自動化藥物管理及智能執藥系統,機械臂按處方自動取藥,讓藥劑師專注核實分發,病人獲處方後平均十分鐘已可以取藥離開。反觀本港公立醫院仍依賴藥劑師及配藥員人手執藥,大型公院門診藥劑部輪候取藥時間平均為一小時,有時更會出現「等藥比等看醫生還要久」的怪象。盧寵茂曾趁不同的香港公立醫院決策層參觀港深醫院時,建議引入這種高效率自動執藥機,但往往便被對方以「醫院無地方」為由駁回。他認為,這正正反映了決策層思維的束縛:「當提出新建議,有人看到阻力,便斷定障礙必然無法克服,但同時卻忽略了新設備帶來的好處。其實根本沒有阻力,阻力在這兒。」他指一指腦袋。
怨憤的醫護硬件規劃落後,導致前線醫護壓力與日俱增,難以拓展新服務還是其次,最壞的影響,是迫使醫生不再事不避難地進入公院的壓力點工作,令千瘡百孔的公營醫療體系雪上加霜。
周振中退休前在威院內科擔任主管近十四年,親眼見證內科由昔日的趨之若鶩,淪落成今日「神憎鬼厭」、求人卻不可得。他說:「沙士後的五年是內科部門的黃金時代,一年只有幾個空缺,都有超過100人報(名),幾經篩選仍有二三十名尖子要面試……」說起昔日輝煌,周振中無限唏噓。他形容,內科可謂西方醫學根基,即使訓練較為複雜,但醫生為理念為興趣,加上往日工作環境未至於惡劣,仍會吸引不少人投身其中。
但當病床數目未能因應人口老化追落後、相應資源規劃超負荷時,內科便會與老人科、急症科成為公營醫療服務的主要壓力點。人手需求愈殷,對醫生的吸引力卻逐漸遞減:「所以在第二個五年,便會見到內科只有四五十人報名,質素亦一般。到了近年,內科在兩大教學醫院(瑪麗、威爾斯)或名聲比較『好』的醫院,才能僅僅招攬足夠人手。」周振中稱,規劃缺失導致人手短缺,可謂是惡性循環,令內科成為爆煲重災區,亦是醫護怨憤的集中地。

更甚者,惡劣的工作環境,成為專科醫生及早離開公院的「催化劑」。盧寵茂稱,以往的專科醫生通常都會在公院服務到臨屆退休之齡,或者升到顧問醫生的位置,才考慮轉職私人執業。但他觀察到,這個「大限」漸漸有年輕化趨勢,愈來愈多醫生在副顧問醫生職級、甚至甫考獲專科醫生資格便會考慮跳槽。如此一來,不僅造成有經驗醫生與年輕醫生青黃不接的斷層,而且亦沒有回報公營醫療對醫生的栽培:「培訓一個專科醫生需要十三年,理應醫生要用相等的時間來回饋大眾。但現時大家卻是學滿師就走,沒有履行應盡的十多年服務……」盧寵茂不自覺揚高聲調。「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說留在公立醫院沒有未來!」他強調,公營醫療承載本港九成的病人,是本港醫療的根:「如果大家都棄船,當公營一倒,香港醫療便會沉得好快。」他語重心長地道。
周振中:專項醫療券 助專科門診截龍「現時的醫管局服務為何不勝負荷?因為它們一直在處理三、四成原本『不應做』的事。」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服務超過三十年、退休後轉在社區私人執業的周振中,這樣解讀公營醫療體系的重擔。何謂「應做之事」?主治慢性病多年的他,以「上中下游」分界解釋。他指出,公營醫療應義不容辭處理一些「無經濟效益」的醫療服務,為醫療開銷龐大的下游病人「保底」,例如長期病的末期病患、罕見病病人等,以及罹患多重疾病的中下游病人。至於「不應做的事」,便是在醫管局轄下服務中主力處理病徵初發的中上游病人、甚至上游的預防護理工作。

不應有限資源應付無限需求周振中認為,撇除經濟能力的高低,這些服務不應該在醫管局的服務定位之中,而是要將病人留在社區處理。但公營醫療體系現時像個「大熔爐」,將診斷、治療、護理等集於一身,以有限資源應付無限需求,自然難以面面俱圓。現時本港的公營醫療服務主要由醫管局透過政府撥款提供,作為大眾的「醫療安全網」,其服務特色便是全面、價廉、物美。但如此一來,便會導致病人不論貧富、事無大小湧入公院,令體系負擔百上加斤。

周振中以每100名進入公營醫療就診的糖尿病人為例,指出只有約5至10名病人是處於最下游,10 至20 人則是中下游病人,其餘積壓在內科專科門診的七成病人,其實都屬於可以在社區內處理的級別。他大膽估算,這些病人之中,幾乎一半不是因為經濟需要而輪症:「他們純粹覺得公院平靚正,或者對私營醫療沒有信心,便事無大小來分餅。但如此一來,便會dilute(稀釋)專科門診的人手,令資源怎麼加也不夠,猶如黑洞。」隨着本港慢性病病人的數量逐漸增加,專科門診的壓力亦愈來愈重。截至今年3月底,各大聯網的內科非緊急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由37個星期到98個星期不等。周振中認為,非緊急又非貧窮的病人是最有潛力可以疏導到社區私營醫療處理的一群。「社區的私營醫療能力需要釋放,而它們最適合便是用來照顧一些病情輕度、但需要長期跟進的慢性病病人。」公私營醫療需求失衡,主因亦是「錢作怪」,尤其私營醫療在專科門診診斷的費用與公營醫療相距甚遠。所以,如果希望透過私營醫療來疏導公立醫療體系的壓力,便需要有政策推動及足夠的經濟誘因吸引病人。醫管局自十年前陸續推出多項臨床公私營協作計劃,在護理長期慢性病的計劃中,早年便有一個針對糖尿病病人的「共同護理計劃」,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箇中因由,能否為思考私營如何為公營分憂提供一些啟示?
疏導病人為何難?

「共同護理計劃」是醫管局在2010 年7 月推出的公私營協作計劃,旨在將本來在公院專科門診的長期病患轉介到區內私家醫生覆診,醫管局每年會津貼糖尿病病人約1,200元,藥費需要病人共同承擔。
計劃本來邀請了逾五千名港島東及新界東聯網的公院病人參加,但推行兩年只有346 名病人參與,反應冷淡,故計劃在2014 年結束。當時醫管局醫療服務發展委員會的文件透露,不少病人有財政困難,未能應付額外治療費及藥費,所以計劃不達標。

試驗計劃推行期間,當年仍在威院內科任職的周振中有份執行。今日回望,他認為原意雖好,但當計劃定位是為了將已在公營醫療體系內就醫的病人「推出去」,便會注定失敗:「這群病情穩定的病人一旦已在公院看病,便很難離開。這些長期病患中不少是退休人士,他們根本不介意等。」再者,經濟誘因低、參與的地區私家醫生數目寥寥,亦是令病人卻步的原因。按一名需每日服用多種藥物的長期病患計算,其藥費每年需過萬元,扣除千餘元資助額後,病人所需支付的藥費便會比在公院求診的多:「當這些人金錢上難以負擔,自然就會回流到公家,計劃便會於事無補。」周振中從計劃經驗中總結,如果要達成有效的「公私營協作」,令社區的私營醫療系統在慢性病管控中有效減輕公院專科門診的負擔,決策局便需令病人在進入公營醫療體系求診以前,讓他們「心甘情願」進入社區的醫療系統。當中除了要有足夠的經濟誘因外,還要有一套廣泛的醫療網絡。而在他的設想中,利用「醫療劵」四通八達的地區醫療系統作為運作藍本,發展專門的「慢性病醫療劵」,未嘗不是一個可行出路。
善用社區私營醫療「減人」隨着人口老化加劇,愈來愈多病人因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等)而到公院專科門診求診。所以過往有不同聲音倡議,應設立專項的「慢性病醫療劵」,讓市民善用社區醫療系統管控慢性病。例如團結香港基金便在2016 年倡議成立「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劵」,將合資格人士擴寬到45 歲或以上,而且將每年的補助金額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的1,000元補貼用作身體檢查,一旦發現患有慢性病,便可以申領第二部分約3,000元的補貼,到社區私營醫療接受治療。基金又建議「慢性病劵」若成事,可先為低收入人士提供治療補貼。
同樣認為可以設立「慢性病醫療劵」以達致有效分流的周振中,對慢性病補貼的設想更為大膽。他建議就慢性病成立一個「中央註冊制度」,讓病情輕微、經濟能力又負擔得起社區私營醫療的病人註冊,一旦選擇進入社區的私營醫療系統治療慢性病,而不同時進入公營專科門診的新症輪候隊伍,其治療費便可按比例獲發「慢性病醫療劵」報銷,最多可由政府補貼一半。

建議看似天方夜譚,但周振中解釋,適合留在社區治療的慢性病病人,多數不需極端昂貴的藥物,開支其實可以預測:「在社區私營醫療之中,治療慢性病每年的中位數在15,000 到18,000元之間。在這個計算下,如果可以有一半的補貼,市民每年只需額外花費約5,000 元至8,000 元,便可以獲得良好的服務和治療。」騰出資源照顧複雜病例周振中多番強調,最能誘導到社區醫療系統的慢性病病人,其實是未進入公營醫療體系看病,而又有經濟能力的市民。「對於他們而言,當有補貼機制提供足夠的經濟誘因、節省輪候時間、加上又可以找到個人化的醫生,在這個前提下,其實私營是有一定吸引力。」雖然方案會增加一部分的醫療開支,但周振中認為,按政府現時對每名公院病人平均津貼超過九成的醫藥費計算,以慢性病醫療劵補貼市民一半開支其實並非遙不可及:「醫管局成立了100億元的公私營協作基金,其實應該要有更多方式去善用。」他相信,倘若設想成真,為公營醫療體系帶來的時間及質素效益,並非單純以醫療開支便能衡量:「醫管局每年糖尿病新症的平均人數是三萬多。試想如果當中有三分之一可以不入公營醫療體系,其實已經可以讓專科門診有更多時間處理複雜的慢性病例。」周振中重申,應該盡早紓緩公營醫療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令真正有經濟需要的病人及早獲得診治,才能達致醫患雙贏。但他亦強調,門診的補貼機制必須給予市民信心,當出現突發情況,公院服務仍然是後盾:「如果說參加了計劃便不能回去公院『通波仔』,這樣的計劃當然不會有人參加。但只要社會認同這套補貼機制背後的疏導病人理念,便可以開始着手討論設計。」醫管局每年糖尿病新症平均人數三萬多試想如果當中有三分之一病人可以不進入公營醫療體系,其實已經可以讓專科門診有更多時間處理複雜的慢性病例—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周振中盧寵茂:善用內地病例 提升港醫質與量在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任要職的「換肝權威」盧寵茂, 2016年獲委任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第二任院長,帶領這個打着「內地醫療改革試驗田」旗號的大型公立醫院發展。近年,盧寵茂與約50 名本港醫生每日往返薄扶林與深圳紅樹林,負責港深醫院的管理培訓工作。
他強調,港深醫院可為內地醫療體系的發展、內地市民接受診症模式發揮重要作用。但這同時亦令大家產生疑問:彼岸的港深醫院「上去了」,香港的公立醫院怎麼辦?

深圳拓教研 「不會此消彼長」不斷強調「香港公營醫療不可以倒」的盧寵茂,認為大力發展港深醫院不會導致此消彼長,相反港深醫院的設備還可以裨益香港的醫學生培訓。他指出,香港不是沒有人肯讀醫科,但是沒有足夠的設備來培訓醫學生。他舉例道,在臨床教學中需要真實病例,醫學生需以三至五人為小組教學;但是作為港大教學醫院的瑪麗醫院,無論是醫生人手、病例等數目,根本沒有足夠資源來容納日漸龐大的教學需要。如此一來,醫學生便要四散到全港各區的醫院上課,「由瑪麗醫院到屯門醫院都有。」對比之下,盧寵茂指出港深醫院的完善設備、充足的醫生,均有利本地醫學生的觀摩學習。「港深醫院有百多名內地醫生符合港大做訓練導師的條件,當四年級及六年級的醫科生、甚至護理學生上來,便可以借助這裏的人手學習到更多。」再甚者,以往本港醫生多要到外國汲取先進手術經驗,如今可以近水樓台到港深醫院,有效協助香港提升醫療水平。
盧寵茂認為,內地龐大的病種及病例,其實對醫生是一座學習「金礦」。他以肝膽移植為例,雖然香港表現出色、可以以「質」取勝,但對比其他國家地區的病例數目始終是小巫見大巫,在提升研究地位上有先天性限制。「即使肝移植的病例都集中在瑪麗醫院,一年亦只有七八十人,對比起美國一年200人、韓國一年400 人,在臨床研究的測試上不夠大量。」他更強調,若然病例數目不足,其實難以維持醫生團隊水平:「就像玻璃骨(成骨不全症)手術,香港每年只有一至兩個病例,醫生一個月都不動刀一次,連自己都未做夠,如何培訓下一代?」而在港深醫院成立的成骨不全中心,則在三年間診治了近五百個案例。他指出集中大量罕見病例,便能讓本港醫生及醫學生借內地來累積實戰及學習經驗,砥礪進步。
港式醫療北上 貴在輸出制度隨着中港醫療合作漸繁,不少醫療機構都對北上發展摩拳擦掌。適逢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提及可容許香港具合法執業資格的註冊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內地短期執業,又鼓勵香港私立醫院到大灣區落戶。措施固然便利在粵居民,但亦引起社會擔憂本港醫療人才加劇外流。而在《綱要》出台前幾年,港深醫院便已經在福田落腳,主張「一院兩制」,以港式醫療模式來培訓及管理內地醫生。如今醫療北進將成為大熱,盧寵茂又如何看待這股風潮?

盧寵茂多次強調,港式醫療北上的精髓,並非鼓勵個別醫生或醫療機構個別執業。「香港只有700 萬人,大灣區有7,000 萬,10 倍啊!即使將香港所有醫生搬上來,都只能提供十分之一的服務。沒有影響力,又損害香港利益的事,何必要做呢?」他不斷提醒,催谷私家醫生北上執業,最後醫生人手還是羊毛出自羊身上,從公立醫院出走,到頭來得不償失。

他重申,港式醫療的可貴之處是在於它的國際化醫療制度,以制度來發揮影響力,才是香港在大灣區醫療發展中的根本優勢所在。
「香港用40至50個醫生來建立一個制度,培訓600 多名醫生、運作2,000 多張病床。用內地的人手,跟隨香港的理念,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力。」盧寵茂不諱言對港深醫院模式發展的自信:「如果大家要看中港醫療合作,模式就是要參照港深醫院的模式,大灣區醫療,一定要走這個方向。」他肯定地說。
近年港深醫院亦在內地醫療人才培訓上擔任重要角色。例如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便選址港深醫院為「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作為日後培訓內地專科醫生的起點。除此以外,盧寵茂亦明言正與深圳市政府磋商興建港大深圳醫學院的構思。但社會亦有不少聲音擔心,兩地合作培訓專科醫生,是否代表「中門大開」,讓內地的專科醫生蜂湧至港?盧寵茂則以「輻射影響力」為核心,強調為內地培訓人才,與內地醫生考試來港執業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始終兩地的醫療制度有分別,在深圳招募、培訓的醫生是用來服務內地。而香港要做的,便是將這套規範化的醫療制度介紹去這個有14億人口的國家……現在許多人一聽到『大灣區』便會很敏感,會覺得香港的資源會被內地人侵蝕,其實這是十分神經質。」有聲音亦擔心,香港將優良的醫療制度向內地傾囊相授後,到頭來或會落得「教識徒弟無師傅」的下場。將來究竟會否如此?盧寵茂則哈哈一笑,稱這個是中國人的獨特觀念:「如果是這樣,我在大學還應不應該教學生呢?這是假定教會了別人之後,自己一定會變差,對自己沒有信心才會這樣想,而且亦是一個比較狹隘的觀念。」他強調香港若想在醫療體系上成為深圳、大灣區、甚至全中國的「師傅」,便必先有胸襟,影響力才能無遠弗屆。

他亦稱,香港對內地醫療改革的影響力一旦成功發揮,亦能回饋香港醫療系統,所以目光需放長遠:「當內地醫療制度、水平提升後,(內地人)便漸漸不用來香港佔用醫療資源。」雖然內地醫療制度尚有需要向香港學習,但反觀兩地近年在醫療的進步幅度上,尤其是效率化方面,盧寵茂直言香港大落後:「醫療一向是香港強項,但必須承認香港的醫療發展在過去十多年是落後了。」他最後寄語,希望無論是政府或醫生專業,都要明白醫療是「不進則退」,必須不斷進步:「如果管理層只是覺得『香港醫療一定最好』,來到大灣區便一定成為阿頭,便是抱殘守缺、坐井觀天。」醫療一向是香港強項,但必須承認香港醫療發展在過去十多年是落後了,如果管理層只是覺得「香港醫療一定最好」,來大灣區一定成為阿頭便是抱殘守缺、坐井觀天—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 威爾斯醫院早年規劃新大樓時,並沒有預計到新界東人口急速膨脹,結果內科部門遷入後,需要重返舊大樓徵用病房,加開病床。龔嘉盛攝政府對醫療規劃的忽視,令前線醫護人員苦不堪言。鄭子峰攝善用「錢跟病人走」的醫療券,可紓緩公共醫療壓力。鄭子峰攝周振中建議以醫療劵提高經濟誘因,吸引病情輕微、經濟狀況許可的市民留在社區就醫。盧翊銘攝盧寵茂認為,港深醫院的先進,並非僅是空間與設備的優勢,更重要是思維的創新。梁鵬威攝盧寵茂強調,港深醫院充沛的醫生和病例數量,有助培訓香港的醫學生。梁鵬威攝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蘋果) 醫學會倡涵蓋衞署 試後綑綁4年  第5方案吸海外醫生  爭病人組織支持

Link

 


醫委會委員陳沛然
【本報訊】醫委會下月再開會,就豁免有限度註冊專科海外醫生的實習表決。早前醫學會及多個公立醫院醫生團體,就提出第五個方案達成共識,豁免機制適用於衞生署、兩間醫學院及醫管局的海外醫生,但綑綁工作年期不同。據悉,現時很大機會16名醫學界選出委員會支持方案五,佔醫委會委員一半,若方案五獲過半數委員投票支持便可通過;目前關鍵在於能否取得病人組織代表委員支持。
記者:陳沛冰
醫委會月初否決豁免有限度註冊專科海外醫生實習的四個方案後,香港醫學會、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等團體,及其他醫界學選出委員,就提出第五方案達成共識。於醫管局、兩間醫學院及衞生署工作的專科海外醫生,考獲執業試可豁免實習。但於醫管局共需綑綁工作三年,當中考試後必須工作最少18個月;於醫學院的本港公院工作,考試後必須工作最少36個月;於衞生署臨床服務職位工作,考試後必須工作最少48個月。

陳沛然:盼紓公院人手不足

醫學會昨晚開會通過支持方案五。現時醫委會有32名委員,若所有委員下月出席投票,須過半數即最少17票才通過方案。據悉,現時很大機會16名醫學界選出委員支持方案五,包括醫學會手握11票,另外1票代表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及其他選出委員。屬於醫學界選出委員、由醫專選出的張展鵬醫生,表示支持方案五。

醫委會另有16名非醫學界選出委員,當中包括三名病人組織代表委員、一名醫管局代表及兩名醫專提名代表。

據悉,方案五能否通過,目前關鍵是能否取得病人組織代表委員支持。病人組織代表委員林志釉表示,方案五接納豁免機制適用於衞生署很重要,「如果唔接受就冇偈傾」;衞生署的臨床工作較少,有建議要求絪綁時間較長是可以理解。

他表示,早前諮詢不同病人組織的意見,至今接獲的回覆,普遍支持豁免機制適用於衞生署,及對綑綁於該署工作年期可彈性處理反映正面,即不一定要與醫管局的海外醫生一樣。下月1日病人組織會再開會商討,若屆時意見大致相同,相信病人組織代表委員也會有明確的投票意向。

據悉,醫管局對豁免機制適用於醫學院及衞生署沒異議,但關注有關海外醫生絪綁於該局的工作年期,希望能紓緩醫生短缺,該局會再研究投票取向。但有醫生表示,醫管局也受制於政府取向。據悉,醫專未詳細研究各方案,但認為應盡量避免醫學界分化,及接受豁免有限度註冊海外醫生的實習。

醫委會醫生選舉產生委員陳沛然表示,方案需集中處理公院人手不足問題,希望海外醫生盡量留在「最熱、最受壓」的部門服務。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蘋果) 逾半同業不可簽醫療券 視光師申覆核

Link

【本報訊】本港註冊視光師主要分為四類,當中只有屬第I部份註冊、合資格驗眼及使用藥物的視光師,才可簽發長者醫療券,每年上限2,000元。一名屬第IV部份的視光師欲分一杯羹,向食物及衞生局申請將第IV部份的視光師納入計劃,成為註冊醫療服務提供者之一,但遭拒絕。該視光師就局方決定提出司法覆核。

(蘋果)【公院亂局】逾半醫委聯署促盡快再開會 傾豁免海外醫生實習方案

Link

醫委會本月初否決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的全部方案後,被政黨追擊,民主黨及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均表明,會以私人條例草案,修訂引入海外醫生的機制,隨時令本港醫生水平失守。本身是醫學界立法會議員的醫委會委員陳沛然,上周發動聯署,希望較原訂的下月8日,提早召開醫委會會議,以盡早解決有關豁免海外醫生實習的問題,為追擊降溫。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蘋果)【全禁電子煙】醫學界冀降吸煙人口減醫療負擔 報販批趕盡殺絕

Link

立法會審議《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今早舉行公聽會,約有70個團體或人士岀席。有病人組織、醫學界的代表表示,全面禁止電子煙可減低吸煙人口,有助減輕醫療負擔。但有報販批評政府趕盡殺絕,直言政策影響生計,令報販難以維生。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蘋果) 豈容外地人拖欠醫療費用 (范國威、姚松炎)

Link

我們向食衞局提出有關非本地人士拖欠公營醫療費用的書面查詢,得到回覆的數據顯示問題有惡化迹象,2017/18年度共有4,837宗非符合資格人士拖欠公院費用,平均每人拖欠1.45萬元,四年間上升接近一倍!換言之,過去一年,非符合資格人士合共拖欠公營醫院7,000多萬港元,而平均拖欠日數達到107天。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明報) 港失黃金72小時 機場麻疹爆發未遏

Link

(SCMP) Lam rejects loopholes are to blame for measles outbreak

Lawmaker challenges the chief executive over 'imported' virus as number of infections hits 43
Three more people were struck down by measles yesterday as public hospitals stepped up precautions for a possible outbreak after a hospital worker was confirmed to have been infected.
The latest report by the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pushed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to 43 this year, with 21 of the afflicted working a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meanwhile, insisted the situation was "under control" and rejected a lawmaker's criticism that loopholes in the city's immigration policy were to blame for the measles infections at the airport.
Lam did say the authorities would consider doing more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from migrant workers.
The three new cases involved two airport workers and the father of a baby who had been infected.
The first case was a 45-year-old airport security guard with a good health record, but an unknown vaccination history. She sought medical attention on Monday after developing a fever and rash. She had not travelled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or the communicable period and was in stable condition in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in Kwai Chung.
The second was a 31-year-old airport baggage handler, who developed a fever, headache and muscle pain on March 26 and a rash on March 30. He was reported to have had a measles vaccination and had travelled to Cambodia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and the communicable period. He was in stable condition yesterday.
The third case was a 27-year-old man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Prince of Wales Hospital in Sha Tin on Monday. He was healthy and had not travelled, but his eight-month-old son was found to be infected with measles on March 27.
Dr Raymond Lai Wai-man,the Hospital Authority's chief infection control officer, said the authority had asked public hospitals to step up preventive measures after a radiographer at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was confirmed to be infected.
The 23-year-old was probably infected by an airport worker who had a chest X-ray at the hospital on March 16 after developing measles symptoms, according to Dr Vivien Chuang, the chief manager of infection, emergency and contingency for the Hospital Authority. The radiographer had contact with 45 patients, she said. Six would need follow-ups - to take blood tests and vaccines if necessary - and the rest were considered unlikely to have been infected.
Lai said a measles outbreak at Princess Margaret was unlikely, and none of the people the radiographer had come in contact with had symptoms of the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Lai said the authority had given vaccines to 688 hospital workers as of yesterday.
At a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yesterday, medical sector lawmaker Dr Pierre Chan asked the chief executive whether the government would require migrant workers to undergo body checks or make declarations about their health before they are allowed into the city.
"It is obvious the virus was imported, meaning there are loopholes in Hong Kong's immigration policy," Chan said.
But Lam rejected the claim.

(am730) 疫情受控 不認入境政策存漏洞

Link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東方) 港#MeToo落後 性暴力受害人延遲求助 最長啞忍58年

Link

(明報) 視光師收醫療券額4年增19倍 業界:反映私營服務需求 反對設限

Link

(蘋果) 受害人1歲起遭親人性侵 啞忍20年 向風雨蘭求助

Link


年屆60歲的方女士(化名)6歲及10歲時曾遭陌生人及親戚強姦,但從不敢向任何人提及。直至七年前離婚,她一直歸咎是否自己做錯,才導致婚姻破裂,也憶起會否與兒時被性侵有關,更患上抑鬱。後來,她終鼓起勇氣尋求答案,向教會傳道人披露困擾50年的遭遇,再轉介至風雨蘭接受輔導。

(東方) 促公院設危機支援中心 助姦案事主

Link

.(公教報) 規劃錯誤下的代罪羔羊

歷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政府醫護人士,都面臨醫院求診者逼爆的困境,政府均未有加以正視,直至去年歲末終迫使醫護人員聯合一些社運人士上街,矛頭直指新移民不斷增加而構成醫療壓力,促源頭減人。

政府的回應,沒有在內地人移居來港的單程證審批權上作出明確表示,但二○一九至二○二○年財政預算案上增撥七億,用作:(一)上調醫生當值、醫護人員特別酬金計劃津貼及病房支援人員薪酬;(二)增加資深護士,加強病房夜間服務;(三)增加專職醫療人員職位,改善晉升前景;(四)增撥資源,繼續推行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
無疑,這相較早前找演藝名人拍廣告片及向醫護人員奉送魚蛋小食打氣等舉措沒那麼搞笑,但觀乎對解決醫療壓力的思路卻如出一徹,只是這七億在醫護人員看來比較實惠,但卻沒顯出解決問題的決心。政府看逼爆的問題,會不會就看作是醫護沒士氣呢?這七億費用反而令人覺得是對一班在困境中發聲抗議的醫護的一種侮辱,認為他們要利益激勵而已。

周永新教授、立法會議員陳沛然醫生、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均指出逼爆是規劃失誤所至。一九七四年的《香港醫療及衛生服務的進一步發展》白皮書訂立每一千人有五張病床,現醫管局只有二萬八千張,香港七百五十萬人口,床位與人口的比例只是三點七張。現在病床已逼爆走廊,病人甚至要睡在洗潔盆下,如床位比例達標,病床增加了,將往那裡放呢?

為逼爆而新增的人手,反而更要在如在鼠窟的非常有限空間中鑽動。陳沛然醫生指出,要興建新醫院,由籌劃至落成使用估計要十年,在今次的財政預算中,我們只見政府賣地,卻未見為建新醫院的撥地,可見將來逼爆的情況只會有增無減。這樣,莫非真要源頭減人?

要求取回審批權,港府失敗多次,似乎是中央政府的禁忌,比向特區政府爭撥資源還難。一百五十個單程證來港人士背景及新來港人士使用醫療服務,政府沒有資料數字,這是另一項規劃弊陋。但根據彭鴻昌指出,使用公共醫療服務的佔六成多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而新來港人士多是三、四十歲的青壯人士,設若他們用公共醫療服務,最多是餘下三、四成的一半。民粹反應的一個共通點,就是不理客觀數據,只信看到「事實」的片面。我絕對體會醫護受壓迫者的感受和他們所處的困境,但就是政府將資料諱莫如深,又沒有相應對策,為大家做就民粹陷阱。

一如政府增撥七億回應逼爆問題,偏離了增撥足夠資源以徹底解決醫療問題這個重心,醫護和社運人士又何嘗不是偏離了這問題的重心,卻在問題旁端發難,效果是使新來港人士成為規劃錯誤下的代罪羔羊,加深社會人士對他們歧視,實在不必。

「每一個人,尤其是基督徒,均有義務設法樹立普遍的弟兄關係, 這是真正的正義及持久和平不可或缺的基礎。如果我們拒絕對待某些同樣依上主肖像而受造的人為弟兄,我們便不能真心呼求天主,全人類的天父。人與天主的父子關係以及與他人的弟兄關係如此相互扣連,就如聖經所說:『那不愛的,亦不認識天主。』(若一:四,8)」(《八十週年》通諭#17)•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www.hkjp.org

(成報) 陳沛然:立會推動設一站式危機支援中心

Link

(香港01) 醫管局加薪變點火 軍心未穩何以護民康

繼今年年初醫護人手壓力爆煲,接連集會控訴醫院管理局後,公營醫療體系前線員工的怒火蔓延至基層的支援職系。上周,相關工會因不滿局方的加薪方案加幅不一,「重新人輕舊人」,一度在與局方談判破裂後宣布發動靜坐。雖然後來勞資雙方達成劃一加薪的初步共識,工業行動暫時擱置,但本應皆大歡喜的加薪措施,為何反惹員工怨聲載道?從妥協方案來看,勞方的訴求並不難滿足,醫管局何以在前線水深火熱之際自招管理危機?是相關決策人員能力不足,還是體制內溝通失效?

在公營醫療體系前線服務的,除了醫生與護士以外,還有一群默默耕耘的支援職系員工,包括俗稱「病房阿姐」的病人服務助理、運作支援助理及文員等。他們主要負責看護與清潔等工作,但近年前線醫護人手短缺,又要應付繁重行政工作,導致病房助理需要兼顧量血壓等技術工作。當公立醫院不勝負荷,基層員工「做到無停手」成為常態,但支援職系起薪低、晉升慢、易勞損,故工會不斷要求改善薪酬待遇。

前線醫療爆煲的問題近期再在社會引起極大迴響,迫使醫管局正視。然而,醫管局回應員工訴求時,卻鬧出風波。醫管局委託的顧問公司建議先解決支援職系「無人入職」的問題,故局方提出先增加新入職的三A及三B級助理起薪點,加幅達9%至14%,舊員工則加薪2.5% 並且按年資調整。工會不滿這個方案,認為它變相拉近不同職級新舊員工的薪酬距離,質疑局方漠視資深員工。
上周二(5 日),工會宣布與資方談判破裂,要求劃一加薪12%,並計劃在上周四(7日)到醫管局總部靜坐抗議。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在上周三緊急與工會代表斡旋,傍晚達成所有支援職系員工劃一加薪8%的初步共識,涵蓋約2.5萬人,涉及經常開支4億至5億元。若醫管局董事局同意,相關措施最快於4月1日生效。工會代表隨後宣布擱置靜坐。

參與談判的醫管局支援職系員工協會主席吳偉玲在公立醫療體系服務十五年,現為二級病人服務助理,也是最受舊方案影響的一批基層員工。她直言,從談判可見,管理層缺乏敏銳度,任由資深員工流失:「員工是醫管局的資產,為何他們沒有意識到要把人留在體制內?」重新輕舊 管理層本末倒置吳偉玲說,多年來一直爭取改善支援職工的待遇,只因基層員工在前線服務中是「被遺忘的一群」,五勞七傷不在話下,「爆肝(即勞累)」程度亦不亞於醫護:「如果病房人手不足,很多時要『PPAA』追更,睡得很少。有時姑娘(護士晚上)10時收工,我們要善後,11 時才能走,但第二日繼續返早。」支援職系員工付出辛勞,但回報卻「跑輸個市」。以吳偉玲為例,她任職二級病人服務助理已五年,現時薪酬在16,000元左右,雖然該職級頂薪近 20,000元,但支援職系「跳point 慢」卻是人所共知。她指出,相比之下私人市場護理員的待遇更吸引,「坊間老人院、尤其津院的起薪都萬八九起跳,而且確保不用追更,怎麼比也好做過(公院)病房啦!」公營醫療的支援職系人手每年流失率平均14%。吳偉玲稱,流失人手的資歷由一兩個月到兩三年不等,離開原因不外乎環境辛苦。她比較道,年輕人多以支援職系作為投考護士的跳板,老一輩員工反而抱着「做生不如做熟」的心態,所以資深前線員工的人手相對穩定。

但她批評,醫管局管理層正是利用了資深員工這項特點來輕視他們的貢獻:「他們『睇死』這群員工讀書少、議價能力低,怎麼都不會走,所以才夠膽開原有的加薪方案!」局方最初的薪酬調整方案以「希望多個人做嘢」為由,提出先加新人起薪點吸引入行,年資三年或以上的員工暫不獲加薪。即使方案已被撤銷,吳偉玲談起時仍然氣難下:「這樣擺明是要趕人走。病房已經不夠人,即使夠,新人都需要老手帶;而且上房、入手術室的緊急情況很多時都是資深員工快速協助醫護人員。為什麼局方不是考慮好好留人?」溝通機制如黑洞 下情難上達回顧今次事件,支援職工在原方案一出已向局方表達不滿,認為對資深員工不公,但醫管局調整後的方案依然厚此薄彼,觸發工會發動靜坐抗議,最後要由梁栢賢親上火線「拆彈」,但每事靠高層出馬擺平,並非良好體制應有的管理模式。比起醫生與護士,今次支援職系的訴求相對簡單,但員工仍要透過社會輿論等外力,才能讓管理層改變決策,讓人質疑醫管局的內部溝通機制是否出現問題,中層無法發揮下情上達的功能。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曾以「七八判」來形容醫管局的管治架構,他上月接受《香港01》訪問時便指出,高層與基層之間的資訊傳遞,極可能因層層架構而令原意變形走樣,導致高層縱然有好的政策原意,亦難以有效、良好地落地;反之亦然,基層的聲音難以透過內部有效上達,溝通機制儼如吸聲黑洞。

吳偉玲在爭取加薪的過程中,深深體會龐大體制下的溝通斷層。她說,曾有醫院管理層私下表達支持,但他們的說話卻叫其啼笑皆非——「如果(談判)有任何進展記得告訴我,因為我們是不會從上頭知道消息的!」管治核心無人駕駛 政府難辭其咎總結支援職工的加薪風波,醫管局本可輕鬆解決,而內部溝通失靈,問題根源離不開醫管局老大難的管治問題。近年醫管局的表現強差人意,前線醫護怒火難平,劍劍直指管理高層。醫管局1990 年成立,本意是要讓公營醫療服務脫離傳統官僚體系,使運作更靈活具彈性,但時至今日,醫管局不僅發展成另一個龐大的「官僚」,而且缺乏有效的問責機制,儼如獨立王國。

曾為醫管局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醫管局的管理造成今日局面,政府有不可推卸責任,因為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醫管局大會成員由特首任命,但特首在委任這些成員時沒有任何準則依循。郭家麒指出,若特首以親疏喜好來安排任命,便會令大會在討論醫管局決策方針時「塘水滾塘魚」。
郭家麒在2004 年擔任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時,與代表衞生服務界的李國麟一起獲委任為醫管局成員,是當時局內的兩名立法會民意代表。郭家麒在2006 年任期屆滿前夕,不獲續約,當時有聲音指這或與他經常發言挑戰醫管局管治有關。郭家麒之後的醫學界議員,沒有再被委任為醫管局成員,現時醫管局大會成員名單中,更沒有任何一名立法會醫護界別的議員。

郭家麒不諱言,今時今日醫管局屢見管治危機、高層被批「堅離地」,與成員中缺少了「諫官」,以及公眾缺乏渠道監察有很大關係:「以前在大會中仍然能容納一些不同聲音,現在卻是一堆辨識度低的人在『飲茶食飯』、蕭規曹隨;要不就是一堆人坐定定感覺良好,要不便是『閂埋房門傾』,自然撞板啦!」他形容,在這個情況下,醫管局管理層變相成為「無人駕駛」,前線醫護卻要因為上頭管治混亂而被迫「自動波」,雖然能夠提供基本有效的醫療服務,但長遠無助醫管局的管理重回正軌。
「無論用商業模式、管理方針、創新思維、聆聽意見的準則去衡量,醫管局可謂無一達標。」郭家麒強調,縱然醫管局是一座龐然大山,但政府並非全然束手無策,單是透過委任成員已能為改變管治氛圍打開一道缺口:「正如當時李柱銘被委任做消費者委員會主席(編按:1988年至1991年),是不是代表英國人喜歡他?不是的,但至少代表當時的政府願意在機構中接納不同的聲音。」護理人員更期主要分早更(A)、晚更(P)及通宵(N),早更時間大約由早上7 時到下午3 時; 晚更時間大約由下午2 時到下午10 時。「PPAA」則是連續兩天晚更,再當值兩天早更。
現在的醫管局大會缺少諫官只是一班「堅離地」在蕭規曹隨高層成為「無人駕駛」前線被迫「自動波」亦令醫管局愈行愈差—— 前醫管局成員、立法會議員郭家麒

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

(蘋果) 額外派發$1,000醫療券

Link

【本報訊】長者醫療券是少數獲加碼的紓困措施,政府將連續第二年額外發放多1,000元,涉10.42億元,連同恒常每年發放的2,000元,即今年長者獲發3,000元醫療券。

(星島) 建制派評「四平八穩」新意不多 泛民指有盈餘 應每人派三千元

Link

(蘋果) 隔牆有耳:波嫂種「生機」立會撐老公

Link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噚日去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二份財政預算案,太太許步明都有到場支持,仲好有心思咁着咗件綠色衫襯返老公嘅心血結晶,即係嗰本寓意香港係充滿生機嘅土壤嘅粉綠色封面預算案,不過波波嘅手足就似唔太撐場,13位局長到齊,但得八位副局長包括陳帥夫、區志光、徐德義、蔡若蓮、陳浩濂等,同埋兩位政助及兩位行會成員包括周松崗同葉國謙喺觀眾席旁聽,身兼行會成員嘅經民聯議員劉業強仲遲到一粒鐘,成12點先施施然走入會議廳。

(成報) 預算案撥逾7億醫療救火 前線醫生:改革醫管局方可挽留人才

Link

(SCMP) HK$80b boost for health sector

Highlights include HK$10 billion stabilisation fund, more money for prescription drugs and higher allowances for doctors and support staff
Hong Kong's overloaded health sector emerged as one of the biggest winners in the budget yesterday, receiving morale-boosting measures worth a total of HK$80.6 billion in recurrent expenditure - a sharp rise of more than 10 per cent from last year.
One move that won praise was the creation of a new HK$10 billion stabilisation fund to help the Hospital Authority weather financial storms.
The sum was equivalent to about two months of spending by the authority, which runs the city's public hospitals.
A government source said it set up a safety net for the health care sector in the event the government was un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funding, for exampl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Delivering his budget speech yesterday, Financial Secretary Paul Chan Mo-po said: "I have noticed many people from the public and private medical sectors, even university professors, have expressed worries about future resources. Creating the fund is meant to give everyone an assurance."
He said the public health sector would be able to tap the fund immediately, should the government face a funding shortfall because of any unexpected circumstances.
The government source would not say whether the idea stemmed from a similar proposal made b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essor Yuen Kwok-yung, who had called for a HK$50 billion safety net.
But the source stressed various suggestions for some kind of stabilisation fund had been tossed around during the consultation period for this year's budget.
Yuen, a top microbiologist, said he was not disappointed about the stabilisation fund being smaller than what he had suggested. "I think HK$10 billion is already pretty good," Yuen said. "The Hospital Authority has been treated very well this time."
The Society for Community Organisation,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welcomed the move, but a spokesman expressed doubt on whether the fund could really help the most pressing areas in the system.
He suggested the authority be allowed to use the HK$10 billion to develop health services that responded to changes in demand.
The stabilisation fund was among a raft of measures aimed at soothing the city's manpower-starved public medical sector, which has resulted in overworked doctors, nurses and other staff protesting strenuously at being overwhelmed by the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during the recent peak flu season.
Praising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passion in serving the community, Chan set aside HK$80.6 billion for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 - 10.9 per cent more than last year and accounting for 18.3 per cent of the government's total recurrent expenditure.
The Hospital Authority's usual annual subvention would also rise to HK$68.8 billion, up more than 8 per cent from the previous year. The authority would also get additional recurrent funding of more than HK$700 million to implement measures to help retain staff. The source expected allowances for doctors on call to rise by 55 per cent, while working staff could look forward to a higher overtime rate. Some 16,000 support staff could expect pay increases, and more than 200 posts for senior nurses would be added.
A doctor from Tuen Mun Hospital's department of medicine and geriatrics welcomed the increased allowances and overtime pay, but said they would not completely solve the staffing problem.
What was needed, he said, was more staff to share the heavy workload.
Medical sector lawmaker Dr Pierre Chan said the financial secretary did not address the issue of long working hours faced by frontline staff and he was unimpressed by the potential increase in allowances for on-call doctors.
To improve the provision of medicines in public hospitals, the authority would get HK$400 million in additional recurrent funding to expand the list of prescription drugs available.
Another HK$5 billion was earmarked to hasten the upgrading of critical medical equipment such as PET scan devices and new technology for cancer treatments.
Beyond the public hospitals, Chan also announced an allocation of HK$1.2 billion to implement the Hong Kong Genome Project. He also earmarked over HK$150 million to set up the first primary health care centre in Kwai Tsing before expanding to other districts.
A note of dismay came from 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 which said it was regrettable that the government did not highlight any measure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pecialists.
The Hospital Authority chairman, Professor John Leong Chi-yan, meanwhile, welcomed the budget,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the government.
He said the authority was planning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boost morale, ranging from increments for nurses who obtained specialist qualifications to adding more positions for pharmacists.

(晴報) 泵水$160億 支援公營醫療 $7億改善待遇 $50億添設備

公營醫院人手緊張致怨聲載道,昨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建議增撥至少161億元予醫管局解決人手及設備等問題,當中包括提供逾7億元提升醫管局醫護人員津貼,另增加150億元作添置儀器及應付突發情況,藉此提升士氣、挽留人才。但有前綫醫生和立法會議員認為措施屬小恩小惠,要解決問題必須改善整體規劃。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額外提供逾7億元經常資助,供醫管局增加員工津貼及薪酬,及增加專職醫療人員及資深護師職位,改善晉升前景。消息指,當局計劃調升各級醫生當值時的候召補償金55%、增加醫護特別酬金(SHS)20%,並會調高第3級支援職系人員起薪點及現職薪酬,稍後完成檢討再調升第1、2級薪酬,冀多項措施有助挽留人手。

$100億撥款穩定基金 應對突發情況
  預算案亦會額外預留50億元更新及添置醫管局器材;及預留100億元作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助醫管局面對突發情況;另增撥4億元經常資助擴闊藥物名冊,以納入更多藥物。醫管局主席梁智仁表示歡迎,並會繼續以不同措施紓緩前綫的工作壓力。

  黃任匡為公立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平均每周連同候命工時長達60多小時,他指SHS要求醫生放假時再當值,被形容為「賣血」。他說,流感高峰期不少同事已表示不要津貼、只想休息,質疑措施成效,認為整體措施只屬「小恩小惠」。

公院醫生指小恩小惠 議員稱有誠意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指措施顯示出誠意,但問題根源在於規劃,促政府鞭策醫管局改善人手編制。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認為,措施有助留住富經驗的護士。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稱,擴闊藥物名冊可增加醫生用藥的選擇。

$12億設基因中心 助及早診斷罕見病
  政府去年宣布將推行大型基因組測序計劃,預算案提出撥12億元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未來6年可進行4至5萬個全基因組檢測。消息指,新中心由政府全資擁有,料今年內落成,日後有懷疑罕見病患可轉介作基因測序,及早診斷。

  記者︰李明佑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