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會及香港移植學會今日舉行「春耕行動」器官捐贈推廣步行,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醫學會會長何仲平、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威廉及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等將逾300人出席活動。有十多年前獲器官移植重獲新生的康復者坦言每一日「都係賺返嚟」,又希望香港市民不要因為「人死要留全屍」的傳統觀念而拒絕器官捐贈,因每個器官對病人而言都是重獲新生的機會,捐贈者更可遺愛人間。
今年剛滿60歲的冼麗英2000年因急病導致末期腎衰竭,她憶述當時的自己連穿衣服、拿筷子的力氣也沒有,加上每日要花上數小時進行「腹膜透析」(俗稱洗肚)以維持身體機能,令她不單飽受病魔折磨,更感到失去自由,「每日都無了期咁盼待,好辛苦⋯⋯一日24小時都喺度喊。」她續指雖然兒子曾表示可以活體移植腎臟給她,但因不想影響兒子健康,故拒絕他的幫助。她最終在03年沙士爆發前完成腎臟移植。她表示受惠於器官移植後,覺得整個人猶如脫胎換骨,更感到爾後的每一天人生「都係賺返嚟」。
今年61歲的劉兆興,7年前因患上肺氣腫令肺功能幾乎喪失,變成一個終日與病床及輪椅為伍的病人,「幾年都行唔到路,好羨慕人哋行到路。」幸而他在2016年7月份終獲得肺部移植。他稱當日得知消息後感到十分興奮,「好似(上天)畀多次機會我。」劉先生康復後,身體亦回復力氣,現時除可每天跑步外,更時常到郊外遠足。
醫學會會長何仲平致辭時表示,去年各類器官移植的數字均比前年低約1成,例如腎臟移植個案由前年的61宗,跌至去年預計約50個。但他強調不會因而氣餒,因為「春耕行動」正正希望社會漸漸關注器官捐贈的議題,「好似耕田咁,唔係即刻要有收成。」
何續指現時中央器官捐贈名冊的登記人數有297,702個,較食衞局2018年底時期望的30萬人目標只差約2,300人。他稱有信心登記人數可在本年首季突破30萬大關,並預料年底累計有33萬人登記。而徐德義則呼籲市民可透過網站簽署登記參加器官捐贈卡,並稱市民的參與會為病人帶來希望。
早前因罕見心肌病而公開請求換心的小智愷,至今仍未獲合適的心臓可供移植。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威廉於活動後表示,小智愷的主治團隊仍盡一切努力為他延續生命。但他坦言,因智愷所需求的心臟要求高,現時仍未出現合適的捐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