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接獲東區醫院護士投訴,在過去半年至少3名非本地培訓的實習醫生,因不諳廣東話,在公院實習期間未能與病人溝通,病房護士要暫擱手上工作助其翻譯,或由其他本地實習醫生代其完成工作,卻仍獲院方評為表現合格。該護士認為上述情況不合理,亦批評醫委會低估語言不通的影響。目前執業資格試無規定考生懂說中文,前線醫生組織建議,要求考生要有基本廣東話溝通能力。
記者 袁樂婷
非本地培訓的醫科畢業生,若想在港行醫,其中一個方法是通過醫委會的執業資格試,並在公立醫院實習滿1年,表現達標才獲執業資格。執業資格試其中一項為英語筆試,其餘兩項包括臨床考試,則可自選語言作答,沒有要求考生的中文程度須達某水平。
該名護士指,今年7月至9月有兩名非本地培訓醫科畢業生在東區醫院外科實習,其中1人只能說普通話,另1人能操普通話及英語,兩人均完成在該院的實習期並獲評為合格,已轉到其他醫院實習。至於現時正在該院實習的另1名醫生,則連普通話也不懂說,只懂英語。據他了解,其中2人在該院實習前,分別曾到屯門及明愛醫院,均獲評為合格,反映問題不限於個別醫院或部門。
他指,護士人手本已捉襟見肘,亦有本地實習醫生受命代為完成工作,加重同事負擔。他擔心這些醫生倘獲執業資格,但不能獨自與病人溝通,包括了解病情及解釋治療程序等,遇緊急情況或威脅病人安危。
前線醫生聯盟主席黃嘉恩稱,入夜後醫生及護士人手均會減少,更難騰出時間幫忙翻譯。她舉例,實習醫生要負責收新症,即病人由急症室轉上病房時,查問其病歷及身體檢查,兩者均需面對面溝通,有時更要重複提問或轉換提問方式,才問到病人有何不適,「雖然香港大部份人識講英文或者普通話,但公公婆婆未必識」,因此應考慮改制,規定應考執業資格試者須有基本的廣東話溝通能力。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指,透過上述方法考取執業資格者,大部分是在海外讀醫後回流的港人,能說廣東話;僅小部份不諳中文。他說,任職公立醫院時曾遇過不諳中文的實習生,「我同佢解釋就係,既然要去到另一個地方工作,佢就要用一切辦法去克服唔同困難」,例如學幾句常用廣東話、用手機翻譯應用程式等,「香港醫生去大陸、澳洲做嘢,可唔可以話我唔講普通話,唔講英文,我淨係講廣東話,你就我啦?係唔得嘛」。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認為,不諳廣東話的醫生完成實習並正式註冊後,或會轉投私營市場。即使留在公院,亦要視乎其工作性質,需否與病人直接接觸,例如病理科主要負責化驗便無問題。彭鴻昌相信,醫管局考慮是否聘用這些醫生時,會考慮他們能否配合服務需求,雖然實習期間或會帶來麻煩,但長遠未必影響病人。
非本地培訓醫科畢業生註冊過程牽涉兩方,醫委會處理牌照,醫管局安排實習。醫委會回覆,所有非本地醫科畢業生須通過執業資格試,並完成評核期,才可申請註冊。醫管局回覆,實習醫生在受訓期間會被安排到不同醫院,由各專科部門評核其表現。若有實習醫生無法以廣東話與病人溝通,團隊其他醫生或護士可支援,確保不影響醫院臨床服務及病人安全。醫管局無收到前線醫護反映,有實習醫生因不諳中文而影響工作。